近日,兩江新區連續組織了兩場《重慶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宣講會,邀請專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了條例的解讀。全區100余家企業和20余家科研院所參加了宣講會。
(兩江新區科技創新局供圖)
《條例》于2020年3月經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修訂通過,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在制度創新方面,該條例出臺后將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更多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激勵力度、突出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地位、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制度保障、加速壯大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加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和資本支持保障。
兩江新區科技創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在立法層面解決了科技成果轉化中亟須解決的制度性問題,為推動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將極大促進重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
據悉,近年來,兩江新區先后出臺了《重慶兩江新區促進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著眼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聚力激發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活躍度,專項鼓勵區內技術轉移機構促成技術合同交易,鼓勵區內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成果轉化,鼓勵區內企業購買科技成果促進轉型升級。目前,兩江新區已聚集多家國家級和市級技術轉移機構,形成了完善的技術轉移體系。
在成果轉化方面,兩江新區與重科院共同打造的環重科院創新生態圈目前已經初具規模,“1+2+N”的區域創新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此外,兩江新區還依托兩江協同創新區等創新平臺,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機制體制創新和促進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成果轉化工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下一步,兩江新區還將不斷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為新區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門戶、重慶智慧之城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記者 謝力)